每年10月的第二个周六是“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起,并于2004年由世界安宁缓和医疗联盟(WHPCA)在全球推行,今年的主题是“兑现承诺,人人享有。”
10月9日,在第十一个“世界安宁疗护日”来临之际,由上海市普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普陀区利群医院(区安宁疗护中心)、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办的“2025年普陀区世界安宁疗护日”主题活动在利群医院举行。
“经过多年努力,上海通过建立全域整合式安宁疗护服务网络,以标准为引领,推进安宁疗护规范实施。同时,资源协同、数智赋能、社会支撑三管齐下构建协同化、数字化、社会化的创新服务模式。”市卫健委副主任陆韬宏说,在新发展阶段,一要聚焦专业技能,着力提升从业机构与人员的服务能力;二要聚焦理念推广,加强全社会生命教育;三要聚焦区域协作,推进安宁疗护事业蓬勃发展。他希望普陀区继续围绕全市安宁疗护服务重点工作要求,依托老年安宁疗护服务示范基地和科研项目等载体,积极探索创新,为上海安宁疗护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自2012年上海将安宁疗护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以来,普陀区作为国家首批试点,安宁疗护走过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十余年的探索之路。2018年设立普陀区安宁疗护中心,并在全国率先构建“1+12”,1家区级安宁疗护中心(利群医院)联动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并创新形成“医、养、护、居、送”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实现安宁疗护服务的综合性和连续性。2019年,上海市成为全国唯一的全市层面推广安宁疗护的省级城市,“普陀模式”为“上海样板”积累了实践经验。十三年间,普陀区安宁疗护从单一试点到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推进、医护实施、社会介入、志愿者参与”的‘五位一体’服务模式,普陀的安宁疗护服务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全区安宁疗护床位设置从30张扩展至168张,从业人员达334人。通过定期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安宁疗护实务培训、分级诊疗学术沙龙、人文查房培训、以及安宁疗护专业质控小组培训等活动,累计培训万余人次。区内安宁疗护服务机构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截至2025年,已累计获得区级及以上课题立项73项、发表论文131篇、出版专著教材等12部、获专利授权9项、3项科技奖、区级以上的个人及集体荣誉60余项。
自2021年起,区利群医院与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连续两轮承担上海市安宁疗护服务管理中心职责,这不仅是对普陀实践成果的高度认可,也为推动全市乃至长三角区域安宁疗护服务的同质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普陀动能,贡献普陀智慧。
普陀区副区长王珏说,普陀区作为上海连接长三角的重要交通枢纽,将主动服务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继续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安宁疗护服务深度融入“健康普陀”建设。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安宁疗护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安宁疗护服务质量以及优化医保支付机制以实现服务供需均衡成为重要课题。此次,在市、区卫健委支持下,利群医院受邀加入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人口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与华西医院共同开展老年安宁疗护关键技术与服务模式的研究,被授予“老年安宁疗护服务示范基地”。
同时,和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联合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动态耦合的老年安宁疗护服务供需均衡与医保支付协同优化研究”成功立项。医校双方签署科研合作协议,将紧扣国家“健康老龄化”战略需求,以上海为研究场景,从系统、动态视角,深入探讨老年安宁疗护服务供需均衡与医保支付协同优化的关键问题,为推动老年安宁疗护服务体系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生命教育在安宁疗护理念宣传与推广中发挥重要作用。此次,依托利群医院立项的“上海市健康科普专项计划”健康科普专项(重点项目)“拥抱生命 向阳花开”青少年生命教育科普专项,凝聚医院、学校、社区等多元力量成立普陀区生命教育宣讲团,将围绕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等主题走近更多青少年。
根据国家卫健委对安宁疗护服务的最新要求,普陀区安宁疗护中心积极落实13项新增安宁疗护服务项目的实施,规范住院安宁疗护患者服务路径,组织专家编写《普陀区医疗机构安宁疗护临床路径》,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本土化临床操作指南在会上正式发布。这是全国第一个安宁疗护临床路径的探索应用,标志着普陀区安宁疗护服务迈入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新阶段。
安联配资-配资指数平台-申请股票杠杆-怎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