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大会上,巴勒斯坦建国提案获137国赞成,美国却凭一票否决权碾碎数百万巴勒斯坦人的希望。可就在这个对国际正义指手画脚的国家背后,是30亿联合国会费的巨额欠款——超8.2亿是2025年常规预算分摊款,剩下21亿多是往年旧账与维和经费。自特朗普2025年上任,美国彻底停缴新账,连前任政府承诺的2024年还款计划都抛之脑后,把联合国财务搅成一团糟。 反观中国,始终用行动扛起大国责任。 过去十年,中国从未拖欠过一分会费,常规预算分摊比例从5.15%稳步提升至12.01%,维和经费分摊比例从6.64%增长到15.22%,如今已是联合国第二大会费缴纳国、第二大维和经费贡献国。 2023年,中国还额外向联合国紧急基金捐赠5000万美元,用于叙利亚地震、土耳其洪灾等突发灾害救援;在维和行动上,中国累计派遣5万多名维和人员,参与25项联合国任务,目前仍有2000多人驻守在黎巴嫩、马里等高危地区,为当地修学校、铺道路、送医疗,用实干守护和平。 一边是中国的足额缴费与主动担当,一边是美国的恶意拖欠与规则践踏,这种反差让联合国的处境愈发尴尬。 如今的联合国早已没了往日的体面,处处透着“穷酸”窘境。日内瓦万国宫的自动扶梯全停了,外交官们抱着厚厚的文件袋爬楼梯,白发苍苍的代表爬到二楼就气喘吁吁;办公室下午5点就切断照明,11月的日内瓦气温跌破10℃,工作人员裹着羽绒服办公,打印机因低温频繁卡纸。
全球分支机构更惨:世界卫生组织给非洲的疟疾检测试剂盒供应量砍半,贝宁基层医院近千份疑似病例样本堆在实验室无法检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营养包计划”,从覆盖非洲500万儿童缩减到380万,被排除在外的孩子每天只能靠稀粥充饥。 钱荒带来的不只是运转困难,更是一条条鲜活生命的逝去。 美国拖欠的12亿维和与人道专款一断,数十个人道项目直接停摆:阿富汗30万儿童连续两个月没收到营养包,当地医院数据显示,严重营养不良儿童就诊量比去年同期激增20%,“反饥饿行动”病房因缺经费遣散医护,空病床在寒风中格外刺眼;乌干达抗疟药只到位40万剂,蚊账发放量砍半,卫生部官员警告,下月若筹不到钱,全国10个地区将爆发疟疾疫情,一年可能新增10.7万死亡病例,其中大部分是5岁以下孩子。
可美国对此毫无愧疚,反而把规则玩成了“私人工具”。 《联合国宪章》第19条明确规定,成员国欠费超前两年应缴额就会失去联大投票权,美国却每次只缴一点零头,刚好卡着红线保权利——2023年它只缴2.1亿,把欠款压到“不丢投票权”的临界值,即便当时还欠着10多亿,照样在安理会否决加沙停火决议,那时加沙已有近2000名平民死亡。 更讽刺的是,美国并非交不起这30亿——它2024年国防预算超8800亿美元,30亿仅占0.3%,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可它宁愿每年豪掷数十亿美元军援以色列,累计向乌克兰提供数百亿美元军援,把钱砸进战乱,也不愿给联合国一分钱用于人道救援。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怒斥“全球合作创始原则正受前所未有冲击”,这话直指美国:2022到2023年,全球140多个国家都足额缴清会费,唯独美国例外。 这样的联合国,连基本运转都成问题,连救命钱都被拖欠,存在的意义越来越模糊。值得一提的是,巴勒斯坦建国议题的后续发展更凸显美国的孤立—— 最近,联大就“巴勒斯坦观察员国权益深化提案”再次表决时,美国不再敢像之前那样强硬否决,反而直接缺席了投票。最终该决议以142票赞成、9票反对、14票弃权的结果高票通过,连英国、法国等美国传统盟友都选择弃权,这足以说明,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霸权式操控,早已得不到多数国家认可。
既然美国已陷入孤立,连关键表决都不敢参与,联合国更该彻底摆脱它的牵制——搬家就是最直接的办法。若论具体选址,中国香港堪称最优选择。作为国际自由港和金融中心,香港拥有世界级的基础设施:维多利亚港沿岸的甲级写字楼能轻松容纳联合国总部及各分支机构,香港国际机场连接全球220多个航点,各国代表当天即可抵达;更重要的是,香港的法治环境、多元文化与高效公共服务,能为联合国工作人员及家属提供稳定保障,英语、中文双语环境也与联合国官方语言无缝衔接。 此外,香港作为“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既保留着与国际接轨的运作模式,又能依托中国的支持避免“驻地权被要挟”的问题,让联合国真正实现独立、公正运作。
安联配资-配资指数平台-申请股票杠杆-怎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