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苏州日报
这些暑托班远不止“看护孩子”
从启蒙课到场景体验,吴门桥街道多样服务织就青少年缤纷假期
□苏报记者 瞿毅诚 苏报通讯员 杨婷
暑假一到,孩子怎么带?成了不少双职工家庭的烦心事。在姑苏区吴门桥街道,这个烦恼正被一个个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社区暑托班化解。这些暑托班,远不止简单的看护孩子,而是成了孩子们探索兴趣、增长见识的“第二课堂”。
“街道团工委以需求为导向,穿针引线,将社区、企业、社会组织、政府条线等多元主体的优势紧紧‘编织’在一起。”吴门桥街道团工委书记杨婷说,从链接专业教育机构到凝聚志愿力量,再到撬动新业态资源,街道暑托班的“多彩”密码的核心在于街道层面对资源的精准识别、主动对接与高效整合,从而形成强大合力,让有限的社区空间释放出无限的成长可能,真正实现了“托”得安心,“托”得精彩,“托”有所获。
社区开辟暑期“第二课堂”
“妈妈快看!我搭的大楼‘站’起来啦!”暑假第二周,在吴门桥街道新城二社区活动室,5岁的乐乐举着自己用专业建筑教具搭建的模型,兴奋地向妈妈展示,小脸上满是成就感。他的妈妈陈女士感慨:“真没想到,暑托班里竟有这么专业的启蒙课!”这场令众多家长点赞的专业启蒙课,是新城二社区找准需求、主动出击的结果。此前,新城二社区不少家长提出有学龄前儿童启蒙教育的需求。于是,社区主动对接优质教育资源机构,共同策划了“七彩假日之小小建筑师”活动。专业的建筑教具与精心设计的课程方案,有效锻炼了孩子们的空间感知力、手眼协调和逻辑思维能力。
“成功啦!小车终于跑起来了。”在四季晶华社区,一台台机械小车跑了起来,给孩子们开启了一场暑期科技奇遇。“我们前期了解到,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在假期能接触点‘硬核’科普,激发对科技的兴趣。”四季晶华社区党委书记陈璐介绍,社区依托自有场地,并充分发挥社区关工委的资源优势,成功对接了丰富的科普资源与专业科普老师,为孩子们奉上精彩的暑期科普课堂。
专业的老师、特制的教具、精选的课程……优质教育资源直达社区,使高质量教育触手可及。吴门桥街道与社区主动对接、搭建平台,有效打通了服务孩子与家长的“关键一公里”。
志愿者化身暑期守护者
“咚哒哒,咚哒哒……”在吴门桥街道新城一社区的活动室里,十几个孩子围坐在一起,非洲鼓的节奏欢快而整齐。不过,在开班第一天,有些淘气的孩子,可让社区工作人员操了不少心。“单靠社区力量有限,保障几十个孩子安全、有序、快乐地度过暑期,离不开各方力量的支持。”新城一社区党委书记成丽君表示,街道通过整合社会组织力量,帮助社区链接了苏州市义工联合会这支专业志愿者队伍,为孩子们的暑假生活护航。
“根据孩子年龄和活动内容,我们已提前对志愿者进行了专项培训,重点是安全看护和秩序引导。”苏州市义工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志愿者们受过专业培训,分组、选组长、积分制一气呵成,通过清晰的规则建立秩序,为暑托课堂有序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他们不仅是安全员,更是孩子们的“大朋友”。通过全程陪伴、细致观察,及时化解小摩擦,让家长们能安心工作。
“孩子在家我们都降不住,但和一个志愿者哥哥关系特别好,有专业志愿者在,我们也放心多了。”家长刘先生如是说。得益于高效的统筹协调,吴门桥街道将分散的志愿力量凝聚成守护孩子假期的温暖屏障,解决了社区服务的“人手之忧”与家长的“后顾之忧”。
新业态打开成长新视界
“哇!大螃蟹!”上周,在吴门桥街道新城二社区联合叮咚买菜前置仓开展的“基地探秘之旅”中,12岁的小李同学第一次亲手尝试给活虾充氧打包,既紧张又兴奋。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农残检测实验环节:“自己动手操作仪器,看到‘未检出’的结果,才知道科技离我们餐桌这么近。”
这场别开生面的职业体验,源于街道对新业态资源的敏锐发掘和平台搭建。“我们调研发现,孩子们对新兴职业充满好奇,而像叮咚买菜这样的新业态电商平台拥有丰富的场景资源。”杨婷告诉记者,街道主动牵线搭桥,促成了这次深度合作。孩子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化身“小小水产员”“小小分拣员”“小小质检官”,在真实的智慧仓储、分拣线上体验现代物流的运作,感受每一份工作背后的责任与科技力量。
安联配资-配资指数平台-申请股票杠杆-怎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